回首頁  
我的二三事
 
部落格
 
留言版
 
視覺相對論
 
CD櫃
 
會員
 

 
 
 
»   部落格   21/12/2007 00:34 【某類感望】停

 

人總會重複某些無意識的動作,有的人緊張的時候牙齒緊咬著下唇,而在我拍照的時候,我總是將焦點對著天空與建築物之間,有時候讓凌亂的黑色電線,切割相片的畫面,或者二比一的比例,捕捉天空和建築物,就算換了不同的相機,我還是習慣拿這些角度來拍攝我所見的世界。

我所見的畫面,不經意透露出我的世界,以及我的視界,或許用一種哲學家的術語來說,照片的畫面與構圖的角度,表達了我的內心的某一種世界觀,一種相當局部的視界觀,換言之照片表達了我對個世界的某種姿態。

不論是用手機或是數位相機、拍立得600、17mm廣角的即可拍或者是Olympus 35SP RF底片相機,我總習慣將這些習以為常的、所見的局部的世界,拍下來,比較這些藉由不同的鏡頭,拍攝下來的世界,是不是同一個模樣,是不是真的那麼貼近我的眼睛看到的那個視界的模樣。因此在老去的城市巷弄裡拍攝午後懶散的陽光,看它相當勉強地投射在牆面上、斑駁老去的青色鐵窗上或是褚紅色的野郎機車金屬外殼上,或者季節性的紅花的表面、遠方的水塔、繁華過卻沒落了的大稻埕小巷中閒逸散步的老狗,都是我拍攝的對象。然而其實我只是要捕捉陽光罷了。

不過,這幾年來,我也非常專注地拍攝地面上的景物。確切地說,應該是非常專注地拍攝地面上的標誌,垂直的「限速60」「學校」「醫院」或者是水平的、平貼在地面的S形感應圈、枕木斑馬線。而在我所有拍攝過的相片裡頭,「停」卻是我最喜歡拍攝的字——也許並非出於喜愛,而是有意無意地就拍了下來。不分晴雨風霜地拍下來。

大雨滂沱中的「停」在落地濺起的水花裡顯得異常模糊,宛如一張抽象畫,我分辨不清是我打著傘的手支撐著相機造成的光源不足,而形成相片的模糊,還是雨水也打濕了我的眼鏡,讓我看得不清楚;相反地,晴空萬里下的「停」字熱烈奔騰著讓人無法直視的氣息,而不可欺近,這時候拍下來的「停」字,往往在當天下午或晚間即被我清除棄置,如此一來彷彿晴天永遠與我無緣,我只能與陰翳的光景同在了。然而事實好像又並非這樣。

在我拍下來的「停」字裡頭,我最滿意的作品,就是在西元兩00六年以拍立得相機捕捉下來的停字。當天正是我離職前與同事一起工作的最後一天,中午大夥在公司附近吃了一頓平實的商業午餐,唯一的差別就是過了那天,我將不必在前往我熟悉的環境。一切都要先停下來。彷彿是及時的,也彷彿是永遠的。

同事一如往常嘻嘻哈哈地問我你接下來要去哪裡,我搔搔頭說我也不曉得,大概先暫時回家當少爺,不要工作了吧,工作耗費了太多心神,在一日一日的精神損耗裡,得到了某種公司要的成就——事實是如此嗎?——自己卻不能確定在這日日重複的充電與放電中,獲得了什麼。像是在累積一種沒有意義的數字一般(例如這個工作我前前後後總共待了三年半,或者上一個工作只待了四個月諸如此類的成就),最後終於還是選擇放手了,停下來。

當晚回家持,我卸下了所有放在公司的卷宗和私人資料,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我忽然發現,在日光燈的照射下,紙箱最上頭,有個閃閃發光的東西,因為折射的角度,我看不清楚是甚麼東西,於是起身看了一下,原來是那一疊與同事在臨別時,合照的拍立得相片。我一張一張拿起來翻看,腦子裡迴轉著像是明日天涯,或者是明日隔山岳的那樣的句子,然後看到中間夾雜著一張色澤墨綠的、對比相當清晰的「停」的標誌的相片。

我仔細端詳了一番,發現這張由拍立得拍出來的「停」字,特別的有美感,不論是相機採取的角度,或者是路面的傾斜度,甚至是拍立得底片本身反映出的視覺效果,都讓一整個停字,展現地恰如其份,路上兩條原本平行的車道線,在遠方交織並形成一個目不可及的消失點,就像是某種朦朧的隱喻,說明了什麼東西一般。

 

 

上一頁:【某類感望】讓我想一想 下一頁:【某類感望】過敏體質



新增回應  
回應人 *
Email:
回應內容 *
驗證碼 Captcha  Please enable cookie for this site! *
(只有站長可以看到秘密留言)  
2008/4 (3)
2008/3 (2)
2008/2 (2)
2008/1 (1)
2007/12 (7)
Benjamin (1)
cd唱片 (1)
Veronica (1)
日本 (1)
牛肉麵 (1)
冬天 (1)
卡夫卡 (1)
安得烈甘農 (1)
扶桑花女孩 (1)
柏林日記 (1)
秋天 (2)
音樂 (2)
袁哲生 (1)
部落格 (1)
童年 (1)
菜根香 (1)
黑膠 (1)
溫馨電影 (1)
詩人 (1)
過年 (1)
過敏體質 (1)
電影 (2)
維若妮卡 (1)
顧爾德 (1)
讓我想一想 (1)
我的二三事
部落格
留言版
視覺相對論
CD櫃
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