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很多人將兔子當成寵物來飼養,寵愛的程度不亞於貓、狗,也常舉辦比賽,對喜愛的人多了觀摩及學習的機會。兔子在台灣較少人飼養,不過我倒是養過一隻野兔,在庭院幫她蓋了一間小屋,每天看它跳來跳去,以為它很開心,那知一星期後失蹤了,原來它悄悄的挖好了地洞,時機一到逃之夭夭,逍遙自在去了,才不理主人不主人。

雖然知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禁止吃兔肉,例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每年都要吃掉超過一百萬噸,在希臘的菜市場裡也常在冷藏櫃中看到整隻被剝皮的兔子就大辣辣地掛在架上,大家就像看到一般雞肉豬肉攤一樣稀疏平常,國外超市裡也有販售兔肉罐頭可以買回家料理,就跟鮪魚罐頭一樣普遍。
前陣子看到農委會的兔肉推廣,也不知怎麼的,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大概是因為一旦對於這些陪伴在人們身邊的動物產生了親密感與依存感,我們豢養寵物,跟小兔子、小狗、小貓說話,為牠們把屎把尿、擔心受怕,但要人們去食用牠們或同類,即使牠們是為食用目的而養殖的,這也似乎成了件很難接受且在情感上無法解釋的事情。但除非茹素,不然還是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是否是因為對於雞鴨羊牛等鮮少有那樣的情感依賴,所以較少有特別不妥的感覺? 或者其實只是因為吃習慣了呢?
不過目前看到農委會的回應是會顧及民眾觀感,對推廣兔肉一案另行評估。愛兔兔的朋友應該可以鬆一口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