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許多事情並沒有什麼獨特的意義,買東西也只是純粹單就好惡直接進行判斷,不過,有些東西還是缺乏一個能夠拿來衡量好惡的標準,例如唱片,尤其是國外的唱片。
我們家有一台老式留聲機,再加上父親愛唱歌、母親偶爾會哼歌,所以一家子從小就開始聽唱片。假日到戲院看電影,當電影散場後,我們會稍微駐足流連在戲院樓下附設的小唱片,記憶裡最後一張買的黑膠唱片是鄭少秋演的「楚留香」電影原聲帶——而的確我也在網拍裡頭看見楚留香唱片的身影,與父親拿在手上的楚留香電影原聲帶沒什麼不同。
搬家後我們扔掉了那台稍嫌過大的老式唱機,輕巧的卡帶與手提式錄放音機取代了黑膠唱機。跟著唱機一同消失的無非那些記得住的與早已淡忘了的黑膠唱片。國小四五年級我就擁有一台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卡式錄放音機,也因此逛唱片行、逛夜市的時候,都會特別注意有什麼人出了甚麼專輯。而通常也都是國語專輯、華文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