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份失業率4.37% 小心別成為『失業一族』
台灣經濟出現連三季負成長,主計處24日公布10月份的失業率,達到4.37%,比9月惡化,創5年來同月新高。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口,比9月增加近1倍。主計處表示,連續2個月的增幅,是歷年最大,而台灣整體勞動市場似乎已存在著裁員、減薪的現象。
主計處指出,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台灣國內的勞動市場的確相當嚴峻。除了10月份失業率達到4.37%,10月份的季調失業率,也連續4個月上升,顯示勞動市場已經朝著不理想的結構在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而失業的人口,10月份繼續攀升,而且比9月份增加近1倍,集中在餐飲、製造和批發零售業,失業人口總數則達到47萬6千人,其中有6成是中高齡。
至於失業長達1年的長期失業人數,也創下3年多來新高。除了勞動市場數據令人憂心,今年1到9月,受到消費者物價指數攀高的影響,也讓民眾的實質性薪資和經常性薪資都呈現負成長。
主計處副局長黃建中說:『名目實質薪資成長有限,扣掉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後,實質的薪資都在負成長,也都是民國69年以來的負成長,總歸一句,勞動市場似乎存在著裁員、減薪的現象。』
至於情況不佳的勞動市場,會持續多久?主計處也指出,根據1981年石油危機和2001年網路泡沫,影響勞動市場的經驗來觀察,這樣不理想的勞動市場,恐會持續長達1年以上。
由於年關將近,廠商恐怕會有更多裁員減薪的動作,想利用過年換工作的上班族,可要好好思量一下,最好是先找到工作再辭職,以免莫名其妙成為『失業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