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領風騷?

 且看今朝!   

新聞評論

回首頁
大千世界
餐飲旅遊
音樂娛樂
藝術文學
運動休閒
百業達人
企業網路
學校社團
 
 
 
  » 新聞評論  2006-12-01 2006年第15屆杜哈亞運揭幕,中華台北代表團派出三百九十一位選手、共參賽三十四個項目。

2006年第15屆杜哈亞運1日正式揭幕,本屆共舉行39種、423項競賽項目,是歷屆以來最多的紀錄,中華台北陣容龐大的391位選手代表團,角逐其中34項競賽,全力完成體委會設定的15面金牌目標。

杜哈亞運特色眾多,除了競賽項目創歷屆之最外,參加國家45國,總參賽人數超過1萬3千人,都是歷屆以來的最高紀錄,而首度舉辦的西洋棋和鐵人3項,也是以往亞運會不曾出現的競賽。

亞運舉辦15屆以來,這屆是首度移師西亞國家舉辦,杜哈亞運籌備會並首度申請智慧財產權,向歐洲聯盟申請亞運的LOGO註冊,並且對所有亞運賽事進行現場轉播。

杜哈亞運也首度由各國家奧運推派出「國家奧會大使」,擔任亞運會期間的工作人員,中華奧會梁仁貴、戴淑華、楊家榮3人經過受訓,擔任這項榮譽大任。

杜哈亞運吉祥物是卡達當地的「阿拉伯劍羚」,命名為「歐瑞」。阿拉伯劍羚如今已經絕種,兩側臉頰有閃電形的鬃毛是最大特色,象徵卡達這個國家對於和平、希望及公眾利益的追求。

國家領土有一半是沙漠的卡達政府,為了要讓世人刮目相看,舉辦2006年杜哈亞運,特別砸下10億美元鉅資,在首都杜哈打造全新的運動場和硬體設備,希望將卡達改頭換面,塑造成中東的運動聖地,帶動運動風潮。

中華台北代表團參賽杜哈亞運,派出391位選手、151位隊職員,陣容浩大;這次共參賽34個項目,其中包括跆拳道、網球、射擊、空手道、射箭、軟網、保齡球、撞球、高爾夫、體操等10個項目被列為奪金重點,另外有馬術項目被評為有機會奪金的「大黑馬」,預估可為台灣帶回15面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