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化淡水河 須先提昇台北市餐廚廢水排放品質
淡水河,自古以來就是台北盆地經濟、文化發展的命脈,先民自唐山來台,逐水而居,形成往後淡水、關渡、士林、萬華、延平北路、迪化街、瑰麗璀璨的大稻埕文化,大稻埕碼頭至淡水海口的河道,更是南北貨運送的輸鈕。而今,物換星移,非但往日榮景不再,淡水河不知不覺已成為百萬市民的排水溝,其中,餐飲業大廚房的污染更為嚴重。不信,夏天到大稻埕碼頭坐一趟旅遊船,河水混沌、異香撲鼻.....難怪遊河的人潮遠遠不如高雄的愛河。
台灣環保水污染防治法,比照歐美先進國家標準制訂。但在執法從寬、姑息縱容下,哪有幾家餐廳、飯店、百貨公司美食街,甚至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摸著良心做到法規標準?以台北市為例,幾乎90%以上的餐飲業和事業單位,廚房廢水的排放品質是不及格的,只要環保局用心執行公權力,讓這些財力雄厚的大企業、大單位善盡點社會責任,台北淡水河也才能正本清源,像宜蘭冬山河、高雄愛河一樣,終有澄清之日。讓納稅的台北市民,也有幸享受日本京都鴨川櫻花、楓葉的詩情畫意,法國巴黎塞納河畔喝咖啡的風情!!
台北市長郝龍斌在他的市長選舉政見中,一再提到活化淡水河,重現萬華、大稻埕舊社區昔日榮景的構想,上任後也確實積極的在推動環保施政項目,台北市民都在睜眼看著新市長如何展現魄力扭轉乾坤?讓台北市民耳目一新!但願,這一次,台北人的希望不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