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大千世界
餐飲旅遊
音樂娛樂
藝術文學
運動休閒
百業達人
企業網路
學校社團
  » 藝文活動訊息  2007-04-04 歌仔戲發源地宜蘭  推出歌仔戲劇場

宜蘭縣員山鄉農會推出歌仔戲劇場 

歌仔戲於距今160年前清朝道光年間,員山結頭份的歐來助,在庄頭一棵大茄苳樹下一面拉著大殼弦,一面唱著山歌,後來在歌詞中加上一些劇情變化,融合其他各地的唱腔、歌詞,傳授給當地農民一同拉拉唱唱,當時叫做「落地掃」,而這也是歌仔戲最早的演出型式。

光復後生活不易,但隨著酬神、廟會活動逐漸頻繁,有人腦筋動得快,組成戲班演出謀生,其中不乏貧窮人家,為求溫飽、攜家帶眷、到處公演,成為盛極一時的「野台戲」。之後,演變成「電視歌仔戲」。如今,「歌仔戲」已走入國家劇院殿堂,是台灣文化重要的一環。

宜蘭縣員山鄉是台灣歌仔戲的發源地,當地農會為推廣地方傳統戲曲推出「歌仔戲劇場」,從4月份起每週四晚上免費放映優質歌仔戲影片,提供農友在農閒時的休閒娛樂。

宜蘭縣員山農會推出歌仔戲劇場,從今年4月起在農會推廣中心視廳室免費播放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及宜蘭縣文化局提供的歌仔戲影片。農會總幹事黃佑任指出,員山是台灣歌仔戲的發源地,農會歌仔戲劇場不但提供農友休閒好去處,並為推廣地方傳統戲曲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