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研究團隊發現宇宙最大行星 體積是地球的廿倍
(聯合新聞網)國際天文研究團隊發現宇宙已知最大行星,體積是地球的廿倍,直徑為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一點七倍,溫度為攝氏一千兩百六十度,主要組成成分是氫,環繞距離地球一千四百光年的武仙座一顆恆星運轉。
前述天文發現的報告主要作者、美國亞利桑納州羅爾天文台研究人員曼杜謝夫表示,命名為TrES-4的已知最大行星比木星大百分之七十,但質量較輕,因此密度相當低,每立方公分僅零點二公克,相當於製作木筏的一種輕木,意味該行星的地表可能並不結實,站在地表上會往下沈。
華府卡內基研究所人員柏斯表示,科學家迄今仍不了解這類結構蓬鬆行星的密度為何如此之低。
TrES-4是由在一九三○年發現冥王星的羅爾天文台、加州理工學院帕洛馬天文台,以及西班牙加納利群島天文望遠鏡觀測站的科學家在去年春天首度發現。研究人員仍持續在武仙座尋找是否有類似行星。
科學家表示,TrES-4的地心引力非常微弱,無法牢牢吸住上面的大氣層,因此部分大氣會向外飛散,彷彿彗星尾巴。
TrES-4距離所環繞的恆星約僅七百廿萬公里,所以地表溫度非常炙熱,高達攝氏一千兩百六十度,公轉一周約需三天半。羅爾天文台科學家唐翰表示,TrES-4的體積/質量比較大,超出目前熱巨星理論模式所能解釋的範圍,不過這對天文界是好事,科學家在尋找解答的過程中,會學到許多新知識。
TrES-4環繞的恆星也充滿謎團。研究人員表示,這顆恆星的歷史與太陽相當,但質量較大,所以形成星體的速度較快,屬於科學家所謂的次巨星,亦即恆星已將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正在演變為紅巨星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