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電子業加持 景氣燈號連續亮出黃紅燈
經濟復甦了嗎?經建會的景氣燈號連續兩個月亮出黃紅燈,這應該是3年來景氣最好的時候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多數民眾卻只是感受到物價愈來愈貴,消費能力愈來愈低。
經建會表示由於9月製造業銷售值上修,分數增加1分,致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由31分上修為32分,剛好跨越檢查值門檻,總燈號因此由綠燈修正為黃紅燈。
而跟前月相比,10月景氣對策信號9項構成項目中,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減少1分;海關出口值變動率增加1分,綜合判斷分數因此維持32分,燈號續為黃紅燈。
輔大統計系教授謝邦昌,長期追蹤國內消費信心指數變化,他表示,燈號和民眾的感受不同,除了物價漲幅太大,但多數民眾薪資沒上漲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10月份是外銷出口業旺季,全靠外銷訂單支撐,燈號才能有這麼好的表現,謝邦昌說,「我們看到的經濟假象是因為找們一柱擊天靠的是我們的出口電子業,反應不到整體的內需」。
謝邦昌認為,外銷出口導向的電子業旺季效應已經反應得差不多了,下一回燈號少了外銷訂單的力撐,再加上台股11月大跌,燈號恐怕又會變回綠燈了。
由於經建會才剛調整過燈號指標的計算機制,謝邦昌認為,調整計算機制後所公佈出的數據,跟民眾感受度落差太大,政府的調整顯然無法忠實呈現國內情況,官方有必要再檢調計算機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