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丹泥火山今年第4次噴發 是否意味著地層變動?
屏東縣萬丹泥火山11日上午再次噴出泥漿,這是萬丹泥火山今年第4次噴發。威力超大,大量泥漿從地底衝破水泥路面,夾雜著蒸氣不斷噴出,場面相當壯觀。當地民眾說:「中油來探勘過,這是天然氣!」
以往萬丹泥火山噴發,都在附近的農田,鄉民會點火燃燒,不過這一次噴發的地點,緊靠著廟的牆角,可就沒人敢點火了。民眾表示:「這不能點火,一點火房子會被燒掉,因為有電線水管。」萬丹泥火山今年已經是第4次噴發,看熱鬧的民眾,看的很高興。
「鯉魚山」泥火山,地點在萬丹鄉的香社村,從赤山巖走進去,有兩座廟寺,一座是赤山巖佛寺,另一座是東林佛寺,這兩座寺院歷史久遠。泥火山就位於寺廟不遠處。
鯉魚山在百餘年前就曾經噴出泥漿,當時是在海拔約50公尺左右赤山廟寺邊的小山腰。日據時代,每年大約噴出1至2次泥漿,日本政府曾多次派出技術人員在此探測石油氣,不過,泥火山也不是年年準時報到,有時1、2年沒有噴漿。
民國68年到77年間,因地理變動,泥火山停止噴發,但噴口卻由半山腰向下轉移至平原,位於無極真宗法門的大道場皇源聖殿鯉魚山附近,與原來的噴口直線距離約半公里,民國77年11月新的噴口開始活動。
每當泥漿噴出時,現場即瀰漫一股天然氣,點火後便形成壯觀的火海,這一幕地理上噴發大量泥漿的特殊景觀,也成了觀光勝地。每當噴漿消息傳出,總會吸引各地的民眾前來一睹真相,許多地質學家也趁機會來此做研究。這些年來,泥火山定點噴發,近在咫尺的寺廟並沒有受到傷害。
地質學者表示,泥火山並不構成火山的要素,其成因是地下有豐富的天然氣,當氣體蘊積到一定的壓力,就會衝破地表的泥漿而出。學者說,這段醞釀期每次大約10個月左右,是大自然一種紓解壓力的現象。
鯉魚山早期每年噴泥的次數大約是1次,每次持續時間約12小時以上,但近年來則有噴發頻繁的現象,今年已經是第4次,此種異常現象是否代表地層又有變動,有待學者專家深入去研究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