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指出:大多數人認為馬英九的能力不如謝長廷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廿二日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指出:國民黨贏得立委選後,若再贏得總統大選,台灣政治恐將陷入失衡的危險狀態,他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的協調能力表示期待。
李遠哲在受訪時對陳水扁總統執政八年表示,陳水扁對建立民進黨政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扁也是有缺點的,扁提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構想,只是讓獨派的人高興而已,選民看穿這點,而陳水扁卻不太了解,背離民意是民進黨立委選舉敗北的原因。
李遠哲認為,光看得票數,國民黨贏得五百萬票,民進黨獲得三百五十萬票,相差一百五十萬票,而且這次的選舉投票率低,目前就作出總統選舉民進黨必敗的結論為時太早。台灣民主化已十多年,選民深知平衡的重要性,國民黨在立法院獲勝,若總統選舉也勝利的話,許多人擔心台灣會陷入危險。
李遠哲強調,總統選舉時選民可能發揮平衡感,進而出現「鐘擺效應」。李遠哲指出,讓人感興趣的是,謝長廷在未來兩個月會說些什麼?與陳水扁的關係會如何?陳水扁還有個人問題,謝長廷應該走不同的路。那麼將來的問題就不是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對決,而是比馬英九和謝長廷哪一個有能力,誰當總統可以維持平衡。
李遠哲表示,大多數人認為馬英九的能力不如謝長廷,馬英九雖給人好印象,但從他台北市長任內可看出,他並非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是否能處理人際社會的複雜問題呢?總統選舉想必投票率會提高,而且大多數的選民會考慮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將是如何?很多人認為與中國中斷對話不好,今後的二、三年內台灣一定要與大陸接觸,屆時應該由誰代表台灣去談,是謝長廷還是馬英九,是誰去談將影響台灣人能容忍的內容。
李遠哲指出,從大陸來看,台灣確實是分裂,過去國民黨時代主張獨立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現在已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只是大家知道即使想獨立也必須花上很長的時間。謝長廷若站在全台灣的立場來行動,選民在考慮誰可以與中國大陸維持讓台灣人可接受的關係時,選民也會稍微改變想法。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指出,李遠哲曾在二○○○年台灣總統選舉時表態支持民進黨,是讓陳水扁首次當選總統的重要人物,李遠哲這次的發言也可能影響今後的選舉動向。
李遠哲日前接受TVBS李四端的專訪,在李四端不斷追問支持哪個候選人下,李遠哲說,目前都還沒有聽到馬、謝的政見,但他認為制衡的力量很重要,目前立法院制衡的力量已經不可能,期望可以選出有創意、有創新的總統。
李遠哲是個相當關心本土的學者,除了政治,近年來他還對能源及環境保護等議題,投入相當多的心力,精神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