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地震災後搜救成果不彰
四川大地震發生後國際救難組織紛紛表態願意提供人員裝備協助救災,但是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卻以「災區交通不便,難以協助進入」為由婉拒各方好意,完全仰賴本國的救難部隊搶險救人。
災後黃金七十二小時搶救時間已到最後階段,昨天各重災區陸續有救難部隊進入,並且立刻展開搜救工作,不過面對滿城廢墟,搜救成果根本無法跟死傷失蹤人數相比擬。這可能是中國政府拒絕境外救難組織入境時沒考慮到的地方。
台灣救難專家表示,地震後的搜救行動須要大批精密儀器、專業救難員以及搜救犬協力行動,這方面資源越多,就可以救出更多的人。如果中國同意各國救難隊伍入境,並且動用所有可能的交通資源讓這些專業團隊第一時間投入重災區,今天將有更多的人及時獲救。
四川大地震,已知造成逾萬人罹難,目前各方救援團體紛紛展開搶救,並將物資運至災區救援。世展會已籌募一百萬美金,紅十字總會也募到七千多萬元,該會和慈濟的救援物資與人員將在今晚抵達成都,法鼓山救援小組即將動身,電信業者、便利店、企業界也紛紛發起募款行動。
曾經指揮東星大樓救災的高鐵執行長歐晉德這兩天緊盯電視心急如焚。他建議,災區要趕快動用大型機具加速救援,台灣有豐富的救災經驗,若組成救援隊伍進入災區,他很願意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