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門紅樓」100週年慶 8月起以嶄新面貌炒熱台北西門町
台北西門町紅樓劇場今年屆滿100週年,台北市文化局今天起至12月底在紅樓舉辦「西門紅樓百年特展」,展出多幅珍貴舊照片,讓台北市民見證紅樓的故事。同時,8月起紅樓也將展現新鮮的活力與創意,包括:開放民眾參觀小型創意工作室,PUB進駐表演,相信絕對可以喚起西門町年輕人的青春與叛逆。
西門紅樓創建於1908年,是台灣第一個官方興建的市場,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西門町徒步區。兩層高的這棟紅磚洋樓為台灣三級古蹟,而該古蹟建築最獨特地方,就是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m。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
八角堂主建築體後面連接著的是十字型外觀的一樓磚造樓房,而結構不太相似的這兩棟建物合稱西門市場,紅樓則為市場入口。日治晚期,該市場範圍拓展到周圍成都路,西寧南路,內江街圍成的梯形區域,並維持此一格局至今。
戰後,接收八角堂的滬商業者因建築的紅磚外觀,改名為「紅樓劇場」,1963年後,紅樓劇場改映電影,因此又被稱為「紅樓戲院」或簡稱「紅樓」。1997年,台灣內政部將紅樓列入第三級古蹟,定名為「西門紅樓」。
紅樓十字樓後端將由PUB經營團隊進駐,最快8月起每週末會邀請獨立樂團入內表演,徹底炒熱西門町的青春氣息。至於眾人關心的紅樓八角樓主體,則會引進茶餐廳提供茶品與茶點,也預計在8月間提供觀光客體會在古蹟中飲茶的特色文化,讓老台北風華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