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82萬戶成「新貧」 儘速扶植中小企業是良方
根據經建會統計資料,過去25年,中產階級戶數銳減82萬戶,其中將近三分之二落到下層階級,台灣的貧富分佈明顯M型化,而且由於物價老是漲得比收入快,不僅小康家庭變窮,低收入戶還變得更窮。
中產階級英文:middle class基本上以收入及擁有資產作界定,意指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相當大的作用,包括:專業人士、學者、知識份子,大企業、公營機構、政府部門的中級管理階層或中小型企業業主,教職、社工和護士等。
台灣的貧富差距連續6年超過6倍,雖然有錢人照樣逛名牌VIP店,百貨公司週年慶也是人擠人看不出不景氣,實際上,在大台北都會區以外的地方,連逛夜市的人潮都變少了,而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和繳不起營養午餐費的學童卻越來越多,接近貧窮邊緣的「近貧一族」逐年在增加,讓人擔心再過幾年,敢大聲說出自己是中產階級者已寥寥無幾。
政府存在的意義,簡單的說,就是讓人民能安居樂業!也就是創造優質投資環境,讓企業能夠穩定成長,讓員工有好的收入,讓消費市場金融流通、良性循環、生生不息。而我們的政府做到了嗎?
台灣中產階級中小企業主佔了一大半,這幾年經濟不景氣,當年以「客廳即工廠」打下的江山,如今多數成了「一人公司」,而離職員工有些改行擺攤拚生活,有些則淪落為派遣公司之臨時工,這銳減的82萬戶中產階級,就是這樣變成「近貧一族」的。
現在,馬政府執政,不管是馬上好還是馬上漸漸好,只要能看清這個問題所在,多給中小企業一些機會,讓企業主、中級、基層員工能儘速回到穩定的工作崗位,讓他們「養牛擠牛奶」自食其力!那麼,社會貧富差距就會很快的拉近距離,這才是高瞻遠矚的救窮好方法!也是現階段「近貧一族」最迫切的需求!!
蕭萬長副總統出席「第7屆中小企業領袖班研討會」開幕典禮,以過往扮演台灣經濟起飛支柱的中小企業成功經驗和學員相勉。只是,這所謂的「成功經驗」,對曾經參與其中的企業來說,仍舊有著太多的感慨!就是:一切得靠自己努力,政府實在做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