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休兵 巴拉圭和海地相繼傳出不再支持我國加入聯合國
外交政策面臨重大考驗!我友邦巴拉圭總統魯戈和海地總統浦雷華都確定不會發言支持我國加入聯合國,為此,海地總統浦雷華已當面向馬英九總統致歉。惟我國外交系統評估,我國爭取加入聯合國從未進入實質投票,兩友邦態度不代表邦誼生變,目前邦交穩定。
繼巴拉圭總統魯戈表明不支持我參與聯合國後,昨天外交系統又傳出我友邦海地已確定不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支持我國,消息人士指出,馬英九出訪中南美洲時,與海地總統浦雷華進行會談,會談中浦雷華已明白表示,因為海地有聯合國維和部隊駐防,中國大陸是維和部隊的一員,同時中國大陸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對台灣爭取加入聯合國有否決權,因此海地無法投票支持我國加入聯合國,浦雷華還為此特地向馬英九致歉,希望我方能諒解。
外交系統目前評估,1993年以來,台灣的邦交國一直試圖將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議題納入聯合國大會的議程,但因中國杯葛一直無法成案,也從未進入實質投票的進度,魯戈聲明不支持我國加入聯合國,「聽起來似乎是一個訊息,但實質上沒有太大影響」
今年的聯合國大會將於9月16日開議,一改過去民進黨時代要求加入聯合國的作法,今年政府的訴求是希望聯合國能接納中華民國台灣,實質參與聯合國所屬的國際組織活動。對此,長期對台灣友好、曾經到台灣訪問,並且因為勇於為台灣仗義直言,而獲得美國「台灣之友會」頒發「勇敢自由鬥士獎」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特別發表看法。波頓除了重申支持台灣爭取加入聯合國外,也對馬政府提出建言。他認為沒有美國的明確支持,即使台灣今年改變政策,要重返聯合國仍然十分困難。
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議題,在2008年政黨輪替之後聲音愈來愈小,台灣的主權定位也在國共和談之後顯得愈來愈模糊。